为做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宣传工作,保障公众参与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途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二十九条“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主管部门,定期向社会发布固体废物的种类、产生量、处置能力、利用处置状况等信息”之规定,现将2022年我市固体废物相关信息公告如下。
一、综述
我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国家、省、市决策部署,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防控环境风险为底线,着力推动重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努力构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体系。不断强化源头管控、严格过程监管,深入实施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危险废物转移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全市固体废物管理力度和污染防治水平,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确保我市环境安全。
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情况
(一)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1.产生、贮存、利用、处置情况。2022年,本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82.48万吨。其中,综合利用量为161.32万吨,综合利用率为42.18%;处置量为219.70万吨,处置率为57.44%;本年度贮存量为94.77万吨,上年度贮存量93.31万吨。详见表1。
表1 2022年池州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处置情况
| 
 指标  | 
 产生量  | 
 综合利用量  | 
 处置量  | 
 本年度贮存量  | 
| 
 2022年(万吨)  | 
 382.48  | 
 161.32  | 
 219.7  | 
 94.77  | 
| 
 
处理方式占比(  | 
 —  | 
 42.18  | 
 57.44  | 
 —  | 
注:“综合利用量/处置量”包括综合利用/处置往年贮存量;处理方式占比是指综合利用或处置当年度量与当年度产生量的比值。下文中所涉及的类似概念含义相同,不再说明。
2.主要种类。2022年,本市产生量前5位工业固体废物种类分别为污泥、冶炼废渣、其他工业固体废物、粉煤灰、炉渣,合计351.14万吨(不包括矿山开采产生的固体废物),占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总量的91.81%。详见表2。
表2 2022年池州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主要种类
| 
 指 标  | 
 污泥  | 
 冶炼废渣  | 
 其他工业固体废物  | 
 粉煤灰  | 
 炉渣  | 
 合计  | 
| 
 产生量(万吨)  | 
 127.66  | 
 98.23  | 
 69.74  | 
 36.77  | 
 18.74  | 
 351.14  | 
| 
 综合利用量(万吨)  | 
 2.22  | 
 99.54  | 
 32.75  | 
 7.36  | 
 7.92  | 
 149.79  | 
| 
 
综合利用率(  | 
 1.74  | 
 101.33  | 
 46.96  | 
 20.01  | 
 42.26  | 
 42.66  | 
3.主要产生企业。2022年,本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前5位的企业见表3(不含矿产开发企业),其产生量合计153.558万吨,占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总量的40.15%。
表3 2022年池州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前5名产生企业
| 
 企业 名称  | 
 产生量 (万吨)  | 
 利用量 (万吨)  | 
 处置量(万吨)  | 
 本年度贮存量 (万吨)  | 
 上年度贮存量(万吨)  | 
| 
 安徽省贵航特钢有限公司  | 
 92.61  | 
 95.03  | 
 0  | 
 1.02  | 
 3.44  | 
| 
 国能神皖池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35.27  | 
 0  | 
 35.27  | 
 0  | 
 0  | 
| 
 池州市贵池区贵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10.428  | 
 10.103  | 
 0  | 
 0.332  | 
 0.007  | 
| 
 安徽东至广信农化有限公司  | 
 7.68  | 
 7.46  | 
 0  | 
 0.35  | 
 0.13  | 
| 
 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7.57  | 
 7.47  | 
 0  | 
 0.10  | 
 0  | 
(二)危险废物
1.产生、贮存、利用、处置量。2022年,本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17.85万吨,其中,生活垃圾焚烧厂飞灰0.44万吨,其它危险废物合计17.41万吨。委外利用处置量11.72万吨,自行利用处置量6.08万吨,本年度贮存量0.93万吨,往年贮存量0.88万吨,处置利用率99.72%。
2.主要种类。2022年,本市产生量前5位的工业危险废物种类分别为HW48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废物(12.84万吨),HW04农药废物(1.02万吨),HW31含铅废物(0.83万吨),HW11精(蒸) 馏残渣(0.79万吨),HW18焚烧处置残渣(0.56万吨)。
3.主要产生企业。2022年,本市危险废物产生量前5位的企业见表4,其产生量合计10.62万吨,占本市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的80.88%。
表4 危险废物产生量前5名企业统计表
| 
 企业 名称  | 
 上年度贮存量(万吨)  | 
 产生量 (万吨)  | 
 委托利用处置量 (万吨)  | 
 自行利用处置量 (万吨)  | 
 本年度贮存量 (万吨)  | 
| 
 安徽铜冠有色金属(池州)有限责任公司  | 
 0.22  | 
 12.37  | 
 6.64  | 
 5.53  | 
 0.42  | 
| 
 安徽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 
 0.03  | 
 0.80  | 
 0.67  | 
 0.14  | 
 0.02  | 
| 
 安徽东至广信农化有限公司  | 
 0.012  | 
 0.57  | 
 0.58  | 
 0  | 
 0.002  | 
| 
 池州皖能环保电力有限公司  | 
 0.02  | 
 0.44  | 
 0.41  | 
 0  | 
 0.05  | 
| 
 安徽中山化工有限公司  | 
 0.005  | 
 0.313  | 
 0.312  | 
 0  | 
 0.006  | 
4.废铅酸蓄电池。2022年,本市废铅酸蓄电池申报产生量0.08万吨,收集单位收集量为2.53万吨(含部分社会源废铅酸蓄电池)。
5.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2022年,本市共有12家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持证单位,总核准经营规模51.53万吨/年。其中,核准收集规模8.8万吨/年、实际收集0.59万吨/年;核准利用规模40.06万吨/年,实际利用3.87万吨/年;核准处置规模2.67万吨/年(其中焚烧处置2.67万吨/年),实际处置0.80万吨/年。具体处理处置经营许可证单位情况见表5。
表5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持证单位统计表
| 
 序号  | 
 企业名称  | 
 危废经营类别  | 
 经营 方式  | 
 经营规模 (吨/年)  | 
 实际经营规模(吨)  | 
 证书 编号  | 
| 
 1  | 
 池州西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HW04农药废物、HW17表面处理废物、HW21含铬废物、HW22含铜废物、HW23含锌废物、HW34废酸、HW35废碱、HW46含镍废物、HW48有色金属冶炼废物、HW49其他废物、HW50废催化剂  | 
 收集,贮存,利用  | 
 200000  | 
 31302  | 
 341702002  | 
| 
 2  | 
 池州汇德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 
 HW50废催化剂(251-017-50石油产品催化裂化过程中产生的废催化剂)。  | 
 收集,贮存,利用  | 
 25000  | 
 872  | 
 341702004  | 
| 
 3  | 
 池州市环境保护产业开发服务中心  | 
 HW01医疗废物  | 
 收集,贮存,处置  | 
 1650  | 
 1686  | 
 CZ001  | 
| 
 4  | 
 池州市合力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 
 废弃的铅蓄电池(HW49类的900-044-49)  | 
 收集,贮存  | 
 20000  | 
 1941  | 
 341702003  | 
| 
 5  | 
 安徽铜冠有色金属(池州)有限责任公司  | 
 HW22含铜废物,HW48有色金属冶炼废物  | 
 收集,贮存,利用  | 
 79649  | 
 3463  | 
 341702006  | 
| 
 6  | 
 池州市海源废旧物资回收有限公司  | 
 机动车维修活动中产生的废矿物油(HW08类的900-214-08)  | 
 收集,贮存  | 
 8000  | 
 2552  | 
 341702005  | 
| 
 7  | 
 
  | 
 废弃的铅蓄电池(HW49类的900-044-49)  | 
 收集,贮存  | 
 10000  | 
 592  | 
 340000002-6  | 
| 
 8  | 
 安徽天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HW04农药废物,HW06 废有机溶剂与含有机溶剂废物,HW08 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HW09 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HW11精(蒸)馏残渣,HW12染料、涂料废物,HW13 有机树脂类废物,HW16 感光材料废物,HW17 表面处理废物,HW18 焚烧处置残渣,HW22 含铜废物,HW31 含铅废物(不含废弃的铅酸电池),HW35 废碱,HW36 石棉废物,HW48 有色金属冶炼废物,H49其他废物,HW50 废催化剂  | 
 收集,贮存  | 
 20000  | 
 549  | 
 CZ341700001  | 
| 
 9  | 
 安徽远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综合利用HW02、HW04、 HW06、 HW09、 HW12、HW40等 6大类9小类,焚烧处置HW02、HW03、HW04、HW05、HW06、HW08、HW09、HW11、HW12、HW13、HW16、HW39、HW40、 HW45、HW49 等15大类198小类  | 
 收集,贮存、利用、处置  | 
 51000  | 
 8007  | 
 341702007  | 
| 
 10  | 
 池州新赛德颜料有限公司  | 
 利用混二氯苯(氯苯生产过程中的蒸馏及分馏残渣 261-026-11)  | 
 收集、贮存、利用  | 
 8000  | 
 996  | 
 341721002  | 
| 
 11  | 
 安徽仕佰化工有限公司  | 
 综合利用HW34(900-300-34、900-304-34、900-307-34、900-308-34) HW48(321-024-48、321-026-48、321-034-48)  | 
 收集,贮存,利用  | 
 62000  | 
 313  | 
 341721003  | 
| 
 12  | 
 安徽海源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HW06废有机溶剂与含有机溶剂废物, HW08 废矿物油和含矿物油废物,HW09 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 HW11精(蒸)馏残渣,HW12染料、涂料废物,HW13有机树脂类废物,HW16感光材料废物,HW17表面处理废物,HW18焚烧处置残渣,HW22含铜废物,HW23含锌废物,HW31含铅废物, HW34废酸,HW35废碱,HW36石棉废物,HW46含镍废物,HW48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废物,HW49其他废物,HW50废催化剂  | 
 收集,贮存  | 
 30000  | 
 250  | 
 CZ341700002  | 
注:实际处置规模取整数。
6.跨省转移审批,危废联单执行情况等信息。
2022年,我市跨省转移危废共计49批次,其中跨省移入危废18批次,跨省移出危废31批次,跨省转出联单签收量 62460.52吨,跨省转入联单签收量 17742.46吨。
2022年,本市医疗废物产生量为0.17万吨,无害化处置量为0.17万吨,主要处置方式为焚烧,安全处置率100%。
(四)城乡生活垃圾
1.产生与处理情况。2022年,本市城乡生活垃圾清运量为31.55万吨,其中,城镇17.42万吨,农村14.13万吨。2022年,本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置量为31.55万吨,全市共有生活垃圾处理厂(场)5座,主要采用焚烧和卫生填埋等进行无害化处置,其中,焚烧处置生活垃圾16.74万吨,卫生填埋14.81万吨,无害化处理率100%。详见表6。
表6 2022年池州市生活垃圾产生与处理情况
| 
 年生活垃圾清运量 (万吨)  | 
 年处理量 (万吨)  | 
 不同处理方式处置量(万吨)  | 
|
| 
 焚烧  | 
 卫生填埋  | 
||
| 
 31.55  | 
 31.55  | 
 16.74  | 
 14.81  | 
2.本市生活垃圾分类情况。
(一)分类点位布置建设情况。一是印发了《池州市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设置导则》,编制了《池州市生活垃圾设施布局国土空间专项规划》,为后期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位的布置建设提供有力支撑。2022年主城区共建成136个垃圾分类投放点位。二是推动“两网融合”体系建设。为了提升我市垃圾资源利用率,市供销社与中国天楹集团成立了池州市天楹供销社资源回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池州天楹公司),并结合“两网融合”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与居民垃圾分类融合机制。
(二)分类收运体系建设情况。一是2022年新增分类收运车辆18辆,其中其他垃圾收运车辆12辆、厨余垃圾收运车辆5辆、可回收物收运车辆1辆,目前共有垃圾四分类收运车辆45辆。二是根据垃圾四分类国家标准在收运车辆上统一喷涂垃圾分类标识,同时在运输车辆上安装GPS/北斗定位系统并直接导入智慧环卫大数据系统,实行垃圾运输全过程监管。
(三)分类处置设施建设情况。建成池州市厨余垃圾处置项目,日处理能力为200吨,于2022年8月投产运营;2022年9月份开工建设池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项目,日处理能力500吨,计划2023年底建成。
(四)宣传引导开展情况。一是充分开展“集中宣传+入户宣传”活动,全年共开展集中宣传37次,入户宣传10万余户。二是充分利用传统媒介宣传,在池州日报、池州广播电台以及户外商业大屏常态化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三是设计一组具有池州文化特色的吉祥物,并制作了生活垃圾分类公益短视频,在池州新闻频道、公共频道滚动播放5次/日,让市民更直观了解垃圾分类、参与垃圾分类。
3.建筑垃圾。2022年,本市建筑垃圾清运量为135.61万吨,
主要通过资源化利用、填埋等方式进行处理处置。详见表7。
| 
 建筑垃圾清运量 (万吨)  | 
 不同处理方式处置量(万吨)  | 
|
| 
 资源化利用  | 
 填埋  | 
|
| 
 135.61  | 
 105.73  | 
 29.88  | 
表7 建筑垃圾产生与处理情况
2022年,本市农作物秸秆产量为93.41万吨,利用量68.31万吨;农膜使用量379吨,回收量313.8吨。
三、附属内容
信息发布城市:池州市
信息发布机构:池州市生态环境局
信息发布日期:2023年6月5日
信息发布周期: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信息来源:池州市生态环境局 池州市农业农村局
池州市卫生健康委 池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池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