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情况
2021年7月20日,中央第三生态环保督察组向省委、省政府反馈督察情况时,明确指出“安徽省上报农药使用量逐年下降,但据农业部门提供的抽查数据,全省水稻2017年、2018年、2019年亩均农药使用有效含量分别为66.4克、68.9克、76.4克,呈逐年上升趋势。测土配方施肥和农药减量化工作存在弄虚作假的问题”。
二、责任单位
各县(区)党委、人民政府。
三、整改情况
(一)成立整改领导小组,制定了整改工作方案。各县区均成立了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测土配方施肥和农药减量化问题整改领导小组;先后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农业面源污染排查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的通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化肥农药减量化问题专项整改方案的通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测土配方施肥有关问题整改验收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召开了部署会、推进会,并强化督促指导,确保高质高效完成问题整改。
(二)强化农药使用调查监测和数据审核会商。制定《池州市种植业农药使用调查实施方案》,落实4个县区20个乡镇共200户有代表性的种植户,进行用药情况定点调查,详细记录种植与农药使用情况,各县及时将50户农药调查数据录入全国种植业农药使用调查监测系统,并积极与同级统计部门对接,对2021年农药使用量相关数据多次会商、审核,对使用量明显不合理、不正确数据,认真反复查找原因,及时更正数据,以确保统计数据的科学性。
(三)严格落实测土配方施肥面积数据采集与审核。根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取土测土与数据调查扎实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通知》,我市以乡镇为单位,按村统计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填写统计表并审核。为确保测土配方施肥面积、技术覆盖率等结果真实可靠,各县区农业农村局对所辖乡镇填报的统计表抽查复核后,及时组织统计、栽培、土肥等部门专家进行了会商,确定本县区不同作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的面积、配方肥的施用量,按公式计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填写并上报统计表。全市50个乡镇,施肥定点调查任务数500户,实际完成调查507户。
(四)扎实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一是科学布点。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要求,以水稻、小麦、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种植区为重点,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设取土点位,规范取土化验,加强样品检测与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可靠。全市取土任务数550个,实际完成629个;各县区土壤样品检测数据审核后,及时上传至省土肥总站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二是开展试验示范,全市试验任务数36个,实际完成数36个,示范面积6.97万亩。三是建立完善了相关长效机制,包括常态化取土测土机制、测土配方施肥面积统计会商机制、化验质控机制及技术普及机制等。
(五)推进病虫全程绿色防控和安全科学用药培训。全市以中央环保督察涉及农药问题整改为契机,印发了《全市水稻、小麦等主要作物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行动的通知》,以水稻、小麦、油菜、茶叶等为主,按每10万亩建立一个1万亩的全程绿色防控行动示范区(核心区面积1000亩),前期已建立油菜、小麦等16个示范片,将在水稻、茶叶、果树上建立20个示范片。制定了《关于做好池州市2022年科学安全用药培训工作的通知》,强化科学安全用药和农药门店日常检查,开展用药农技科普宣传,印发《我国禁限用农药和高风险农药一览表》等资料分发各地,以培训、检查、宣传“三到位”推动科学安全用药工作。
四、验收情况
4月25日市农业农村局印发《关于开展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化肥农药问题(73号)整改市级预验收的通知》,成立了市级预验收小组,5月6-11日邀请市纪委、市监委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市统计局等赴四个县区,通过听取报告、查阅资料、实地调研、电话抽查等方式,对四个区县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验收,验收组一致认为:各县区化肥农药减量化问题整改工作完成了相关整改措施,整改验收销号台账完整清晰,达到了整改要求,原则同意通过市级预验收。特此公示。
公示时间:2022年5月17日-24日。如有异议,可以向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和派驻纪检监察组反映。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电话:2026080,派驻纪检监察组电话:2020795。
池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