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公开2021年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整改方案
信息来源:池州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日期:2022-02-24 14:30  点击次数:

2021年6月21日至7月10日,省第一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组对池州市开展了自然保护地专项督察,并于20211214正式反馈了督察报告池州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分别专题研究部署整改工作,针对督察反馈意见逐一分解细化了整改措施,及时研究制定了《池州市贯彻落实2021年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报告整改方案》(以下简称《整改方案》),现予以公开。

《整改方案》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从严压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高质量抓好省生态环保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推动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统筹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国家及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化“三优池州”提供坚实保障。

针对督察报告中指出的4个方面16类问题,《整改方案》逐条逐类梳理出65个具体问题,制定了“问题、任务、标准、责任”四项清单,做到可操作、可检查,可考核。《整改方案》提出了四项整改原则:一是提高站位,深化思想认识;二是全面整改,落实落细责任;三是实事求是,科学依法整改;四是建章立制,形成长效机制。

《整改方案》明确了整改目标,2022年6月底前完成40%,2022年底前完成75%,力争2023年底前全部整改到位。督察期间交办的98件信访件,95件2021年底前完成整改,2022年底前全部完成整改。到2023年,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体系,不断提升自然保护地监管能力,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工作,提高自然保护地管理水平和保护效果,保障生态安全。

《整改方案》提出了四项重点举措。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解决各级干部对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认识不足的问题。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进一步压实自然保护地监管职责,建立完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通力协作的管理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要求,明确自然保护地发展目标、规模和划定区域,确保全市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科学合理有效。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地的优化整合和勘界立标,彻底解决自然保护地区域交叉、空间重叠的问题;编制勘界报告并建立矢量数据库,形成多方认可、边界清晰、面积准确、标识清楚、手续合法的勘界立标成果。进一步理顺全市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管理职能,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推进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建设,提升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执法监督水平。三是突出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排查整治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梳理2017年各类突出环境问题,组织开展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回头看”,切实做到新老问题一并改、改到位、不反弹。按照“全覆盖、严整改、重实效”要求,全域排查与整治自然保护地内违法违规开发活动,全面掌握各类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现状。建立健全领导包保督导长效机制,严格督办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日常管理和排查整治工作。四是发挥制度优势,加快提升自然保护地综合管理水平。坚持“两单、两责、两督”和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等工作制度,压紧压实整改责任,确保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质量。探索推行“多长合一”,有效整合林长制、河(湖)长制、田长制、环境监督长制工作职责;进一步厘清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属地政府及村(居)委会的工作职责,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施共管共建、协同发展。落实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全面掌握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构成、分布与动态变化。推深做实以生态环境质量、生态资产和生态服务价值为核心的考核评估制度。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破坏责任追究等制度,对造成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和资源环境损害的,依纪依法依规追责问责。

为保障整改工作顺利完成,《整改方案》明确了4个方面组织保障措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对督察整改工作负总责,市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整改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健全整改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形成各尽其职、各负其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二是强化调度督办。坚持挂图作战、对账销号,落实“监督+调度”和“双调度”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坚持高位推进,落实市领导包保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制度,加大对整改落实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三是强化责任追究。对督察组移交的责任追究线索启动调查工作,根据调查结果提出问责建议,移交纪检监察机关等依规依纪依法追责问责。对整改和验收工作中存在的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装整改和搞“一刀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四是强化信息公开。健全环境信息公开机制,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和网络媒体,及时公开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营造良好氛围。

下一步,池州市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高质量抓好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推动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奋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化“三优池州”提供坚实保障。


                                                                                                         

 中共池州市委

                                                                                                        池州市人民政府

2022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