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王优旭代表:
您在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区别对待秸秆焚烧,有效提高农田综合生产力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和支持!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为持续改善我市空气质量,坚决遏制重污染天气发生,秸秆禁烧是打赢蓝天保卫战和改善民生福祉的必然要求。您提出区别对待秸秆焚烧的建议,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有不相一致之处,同时国家、省气象卫星对各地秸秆焚烧行为实施“全年、全面、全域”24小时遥感监测并进行通报,禁烧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和终期考核范围。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省级的相关通知要求,我市秸秆禁烧工作主要开展了禁烧监管和综合利用两个方面,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强化秸秆禁烧监管
(一)健全秸秆禁烧责任体系。全市积极构建“市督导、县(区)负责、乡镇(街道)为主、村(社区)落实”的禁烧工作机制,完善“乡镇(街道)为单位,村(社区)为基础,村民组为单元”的责任体系。制定印发《池州市2024年秸秆禁烧工作方案》,调整完善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市政府联系副秘书长、市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的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林业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气象局等为成员单位,要求各县(区)健全相应组织协调机构,切实强化对秸秆禁烧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全过程落实秸秆禁烧工作。秸秆禁烧工作是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一环,通过织密“地空”立体化监控网,为秸秆禁烧提供有效保障。利用前端热成像高清双目摄像机24小时对各地秸秆禁烧情况进行监管。严格执行焚烧秸秆“黑斑倒查制度”“田主责任追究制度”,成立的秸秆禁烧督查组对各地禁烧情况开展督查检查,深入田间地头,不间断地开展秸秆禁烧检查巡查,并将日常火点统计情况纳入各乡镇(街道)“双抓”(大抓基层重抓基础)考核。
(三)加大秸秆禁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短信、电视、网络、微信等各类媒体的作用,不断加大全年全域秸秆禁烧的宣传,各乡镇(街道)、村(居)落实入户宣传、张贴秸秆禁烧通告、逐户发放禁烧告示信,在主要路段、村民集中居住点的醒目位置设置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利用喇叭广播等方式,把秸秆禁烧政策宣传到户,进一步提高农户参与秸秆禁烧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提高农田综合生产力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有效降低了化学农药使用量。2023年全市农药使用量1480吨,比2022年减少1.3%。
(一)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扶持发展一批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为重点,组织开展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治,减少农药使用量。目前全市共培育发展专业化防治组织138个,拥有机械装备6261台,植保无人机350余台,累计实施油菜、小麦、水稻等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342万亩次,统防统治覆盖率达54%。
(二)加强病虫监测预警。全市设立12个病虫害系统监测点、13个疫情监测点、80个草地贪夜蛾性诱监测点,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发展动态,通过电视、互联网、微信、农技APP等媒体及时发布病虫预警信息,指导农民科学防治。
(三)开展绿色防控示范片建设。围绕专用品牌粮食绿色生产,建立油菜、小麦、水稻、蔬菜、茶叶等全程绿色防控示范片130个,核心示范面积达14万亩以上。在石台县仙寓镇、贵池区梅村镇霄坑村、东至县木塔乡梓桐村、青阳县陵阳镇黄石村建立不施化学肥料农药示范点,推广绿色生产模式。全市绿色防控面积达164.5万亩,绿色防控覆盖率57.9%,较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
(四)强化秸秆综合利用。制定奖补方案,激发秸秆收储利用企业积极性。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培育秸秆综合利用龙头企业。同时,根据秸秆产量合理规划收储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和企业资本投入,切实解决收储运难题,目前全市收储能力1000吨以上的标准化收储中心达到24个,村级临时堆放转运点280余处。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宣传引导,确保秸秆禁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市农业农村局也将深入推进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积极转变病虫害防控方式,以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联 系 人:施文忠
联系电话:0566-2037079
池州市生态环境局
2024年5月15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