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石台县仙寓镇大山村的一个农家小院。100岁的邓长根老人坐在轮椅里,望着对面山上的一片红豆杉。山风轻拂,树影婆娑,林涛阵阵,老人眼里露出慈爱的光芒,像是在注视着自己的孩子。
从14岁开始,
邓长根继承祖辈遗志,
精心照料、培育红豆杉。
80多年过去,
他用自家祖坟旁两棵红豆杉的种子,
培育出一片占地30亩、
1000余株的红豆杉树林。
今年6月,
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
联合命名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
百岁老人邓长根光荣入选。
一句话,一辈子, 他是“红豆杉护卫神”
“从我记事的时候起,我就知道祖坟旁边的两棵红豆杉是爷爷和父亲心里的‘宝贝疙瘩’。有一次,爷爷指着它们对我说:这两棵树很稀罕,一定要保护好,党和国家以后用得上。”每当有人问起红豆杉的故事,原本沉默寡言的邓长根就会打开话匣子。而这段传奇的故事,又总是从祖父的一句嘱咐开始。
一句话,一辈子。从爷爷把红豆杉托付给他起,邓长根像这山上的红豆杉一样,把根深深地扎进了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小时候的邓长根经常爬上屋后的那座山头,摸摸树,培培土,生怕出一点意外。后来,他每年都会收集红豆杉的果实育成幼苗,然后像蚂蚁搬家那样,一棵一棵移栽到屋后的大山上。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红豆杉树林还不大,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棵合抱大树。适逢大炼钢铁,红豆杉面临被伐作燃料的危险。时任大队干部的邓长根想尽一切办法,最终使得几棵红豆杉得以保留。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邓长根发现乡亲们烧柴、建房都会上山砍树,而被砍下的木材中就有红豆杉。邓长根自己搜集红豆杉的资料,挨家挨户上门宣传。乡亲们被感动了,再也没有砍过红豆杉一根枝丫。
红豆杉是我国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因树皮含有抗癌物质——紫杉醇,红豆杉一度成为偷伐的对象。
上世纪九十年代,山上的红豆杉越来越多,邓长根培育红豆杉的故事也不胫而走。不少外地人慕名而来,提出高价收购红豆杉,一棵成年红豆杉最高出价2万元。面对“一夜暴富”的诱惑,有人劝他:“那么多树,卖掉几棵也没什么。”邓长根的回答只有两个字:不卖。
80多年过去,两棵红豆杉繁衍成一片红豆杉树林。80多年里,只要不是恶劣天气,邓长根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巡山护林,下午4点钟再次上山巡查,一天跑上两个来回。一柄砍柴刀、一双解放鞋、一件护林服就是他全部装备。1998年植树节前夕,石台县有关部门授予邓长根一块“红豆杉护卫神”的牌匾。2013年3月份,邓长根入选“感动江淮志愿服务”优秀典型。2014年9月,邓长根获“安徽好人”提名。
青山在,人已老,一颗爱树护树的心却依旧年轻。94岁那年,邓长根在家人的陪同下,最后一次来到山上看树。老人走到一棵棵红豆杉下,伸出双手给它们丈量“腰身”。当他发现双手抱不过来的时候,忍不住开怀大笑:“老伙计,又长壮了,我可赶不上你咯。”
一家人,双烈士,祖辈遗训成家训
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邓长根老人护卫着满山的红豆杉,也守护着两座革命烈士墓。墓中埋葬的两位革命先烈,是邓长根的祖父和父亲。
祖父邓志林于1931年参加革命,生前担任红军苏维埃第二区第二分队秘书。父亲邓啟和于1932年参加革命,是红军苏维埃第二区第二分队交通员。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父子二人冒着生命风险,从“国统区”搜集国民党反动派的情报。1935年7月,邓啟和在东至县洪方乡姚黄马石港被敌杀害,年仅36岁。同年9月,邓志林在石台县珂田乡源头村小坑被地方反动势力勾结国民党保安团逮捕杀害,时年59岁。邓长根家里至今还保存着1953年毛泽东主席签发的邓志林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和1983年民政部颁发的邓啟和革命烈士证明书。斯人已逝,言犹在耳。当年只有14岁的邓长根在亲友的帮助下,把祖父和父亲安葬在红豆杉树下,并立下誓言一辈子守护着他们,守护着红豆杉。
树成林,村成景, 致富不忘谢党恩
如今,1000多棵红豆杉覆盖了整个山头,成为大山村一道靓丽的风景。邓长根老人一家数代接力看护红豆杉的故事,也在当地传为佳话。
在邓长根老人的影响下,大山村的乡亲们对红豆杉有着很深的感情,对山上的一草一木也是倍加爱护。虽然房前屋后就是大片的山场林木,乡亲们生火做饭用的是液化气、沼气,不去山上伐木砍柴;盖房建屋,宁愿到木材市场买木料,也不会破坏林木。这几年,村里确定了两名专职护林员,但还是有很多人主动当起了义务护林员,山上有个风吹草动就会前往察看,向村委会报告。
大山村的乡亲们把绿水青山当做宝贵财富,世世代代精心呵护,使得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到95%以上。
绿水青山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成为大山村乡亲们的“聚宝盆”“摇钱树”。
2014年,大山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9户273人。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禀赋,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的石台县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脱贫,大山村成为仙寓山景区的一部分。大山村还和陕西的紫阳和湖北的恩施并成为中国三大富硒地之一,土壤含硒量比一般地区高五到十倍。更为神奇的是,大山村老人多长寿。全村40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中,80岁以上的有83人,90岁以上的11人,100岁以上的1人。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大山村小住度假,亲近绿水青山,呼吸新鲜空气,购买富硒农产品。大山村的乡亲们靠山吃山,吃上了“旅游饭”。通过旅游扶贫政策的实施,大山村110户村民从事民宿与餐饮一体的“农家乐”,接待床位达2400个。全村每年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2020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脱贫人口较2014年人均增收7000元,全部摘掉了“穷”帽子。
2014年,邓学毛家开起了农家乐。到2020年,他家的年收入比7年前增加了12万元。游客慕名而来,总是要站在小院里眺望那片红豆杉树林,聆听邓长根老人一生守护红豆杉的传奇。
眼看着游客络绎不绝,农家乐生意红红火火,邓长根告诫小儿子:一定要记住,我们是革命烈士的后代,要念共产党的好,“按本分,守岁月;凭劳动,度春秋;讲党性,不忘本”。邓学毛让父亲放心,一定会像他一样,保护好红豆杉,传承好红色基因。
祖辈遗训终成家训。当红豆杉被人觊觎的时候,邓长根不为所动,还把子孙们找到一起开了个会,斩钉截铁地说:你们都记住了,保护好这些红豆杉,是祖宗的遗训,也是我们世世代代都要遵守的家训,你们哪一个都不要动歪脑筋。
从那时起,哪怕是家庭生活最困难的时候,邓长根从没想过“卖树”,他的子孙们也从来没有在老人面前提过“卖树”。
邓长根的小儿子邓学毛今年56岁,和老人一起生活。他回忆说,2014年以前,家里一共5口人,年收入只有4000多元,月月入不敷出。虽然生活困难了些,但他们绝不打红豆杉的主意。
随着邓长根年事已高,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巡山护林,守护红豆杉的“接力棒”传到了儿子邓学毛和孙子的手上。老人深情地对邓学毛父子说:我看护红豆杉这么多年,是因为小时候祖父对我的教诲,你们也要听长辈的话,一直守护好这片红豆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