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部令第4号,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要求,安徽省中达桥梁钢构工程有限公司委托安徽皖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对“安徽省中达桥梁钢构工程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钢结构桥梁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已按要求进行一次公示,现将拟建项目进行第二次环境影响评价公示,欢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监督。
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况
项目名称:安徽省中达桥梁钢构工程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钢结构桥梁项目
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安徽省中达桥梁钢构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项目位于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原安徽省江南产业集中区),池州大道以西、洛河路以南;项目建成后年产3万吨钢结构桥梁
二、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地表水环境:运营期生产废水经废水处理设备处理后排至集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废水经厂区化粪池处理后排至集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对纳污水体长江的不良影响。
2、环境空气: PM10、甲苯、二甲苯及非甲烷总烃等排放对区域环境空气的影响。
3、声环境:各种设备运行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固体废弃物:废钢丸、废边角料、废焊材、焊渣、废钢砂、氧化铁皮、除尘粉尘、废机油、废液压油、漆渣、废包装桶、废活性炭、废过滤棉及废催化剂等废物若处理不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水污染防治措施:生产废水经厂区废水处理设备处理后排至集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集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达标后经九华河外排长江。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预处理产生的抛丸粉尘由设备自带除尘器预处理,数控切割机切割烟尘通过下吸式、侧吸式集气口收集,两股废气一并引至1#布袋除尘器处理,处理后经1根20m高排气筒(P1)排放。
(2)单元件组装和梁段组装工序焊接烟尘通过集气管道与移动式集气罩收集,废气收集后进入2#布袋除尘器处理,处理后经1根20m高排气筒(P2)排放。
(3)项目设有2座可移动式喷砂房,每座喷砂房配有一套布袋除尘设备,喷砂粉尘通过负压收集,废气收集后进入3#和4#布袋除尘器处理,处理后经2根20m高排气筒(P3和P4)排放。
(4)项目设有三座喷漆房,每座喷漆房配有一套“双涡旋水旋柜+三级干式过滤器+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装置,涂装工序漆雾和有机废气通过负压收集,废气收集后进入1#、2#和3#“双涡旋水旋柜+三级干式过滤器+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装置处理,处理后通过3根20m排气筒(P5、P6和P7)排放。
(5)桥梁试拼工序焊接烟尘通过移动式焊烟净化器进行收集处理,处理后烟尘以无组织形式排放。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项目主要噪声源为引风机、螺杆空压机、切割机及各种机加工设备等。通过合理布局、采取消声、隔声、减振等降噪措施,以减小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场界的噪声均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要求。对外环境噪声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项目生产过程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主要为布袋除尘器粉尘、废钢丸、废边角料、废焊材、焊渣、废钢砂、氧化铁皮,厂区一般固废暂存区贮存,定期外售处理;拟建项目危险固体废物主要有废机油、废液压油、漆渣、废包装桶、废活性炭、废过滤棉及废催化剂交由危废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四、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
安徽省中达桥梁钢构工程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钢结构桥梁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用地及产业规划要求,符合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要求,符合“三线一单”要求。项目采用了先进的生产工艺,清洁生产水平较高。项目实施后,污染物在采用相应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可以做到达标排放。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可以满足总量控制指标要求,不会降低区域环境质量的原有功能级别。因此,本评价认为,项目在建设和生产运行过程中,在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落实环评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影响角度,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五、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名称:安徽省中达桥梁钢构工程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5968600011;
信函寄件地址:安徽省中达桥梁钢构工程有限公司;
联系人:蒋增均;
环评单位名称:安徽皖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551-65561532;
联系人:许工;
项目完整的征求意见稿报告书可联系环评单位进行查阅。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建设项目有关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特此进行公示。征求公众意见表格式见附件1。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您还可以通过邮件、电话、信函等方式反映您的意见,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将明确各类意见的接纳情况,若您有任何意见需要反馈,请在公示有效期内通过以上方式向建设单位或评价单位进行反馈,本次公示时间为10个工作日。
安徽省中达桥梁钢构工程有限公司
2020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