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在线办事 > 拟审批意见公开

关于安徽省东鄱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东至至鄱阳高速公路安徽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安徽省东鄱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东至至鄱阳高速公路安徽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5日。

拟批准环境评价报告书、表的项目
项目名称: 东至至鄱阳高速公路安徽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设地点: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
建设单位: 安徽省东鄱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中海环境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拟审批时间: 2025年09月22日         
项目概况: 一、东至至鄱阳高速公路安徽段起于现状东至县尧渡镇良田村G35济广高速良田枢纽西侧约2公里处,起点桩号K0+000,采用T型枢纽与济广高速衔接,路线自东北向西南与G236同廊道先后途径官港镇东、泥溪镇东、昭潭镇东,后跨越龙泉河,终点位于东至县龙泉镇西侧皖赣省界处衔接江西省规划的鄱阳至都昌至南昌高速公路,全长约53.34公里,终点桩号K53+340。项目采用全立交、全封闭,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整体式路基宽度27米,全线设特大桥2座、大桥35座、中桥12座,车行天桥2座,设良田(枢纽)、官港、昭潭、龙泉互通立交4座,昭潭服务区1处,官港养护工区1处,官港、昭潭、龙泉匝道收费站3处,东至管理分中心1处等必要的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项目总投资约68.91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5933.6万元,约占总投资的0.86%。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24年12月3日以皖发改基础〔2024〕636号文对项目予以核准(项目代码:2302-340000-04-01-434 532)。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全面落实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强化施工扬尘防治,严格落实物料堆放覆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等抑尘措施;临时堆料场、道路定期洒水、清扫,确需长时间堆放的易产生扬尘物料应转入密封库;优化运输路线,控制运输车速,干燥大风天气时加密洒水频次,减轻道路扬尘影响;规范并优化混凝土、水稳、沥青拌合站等大临工程布局及建设,大临工程布设应远离环境保护目标,加强公众参与,主要生产装置封闭管理,安装雾炮机、喷淋装置、布袋除尘器等设施,沥青拌合站废气采用“焚烧+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不低于15m高的排气筒排放,焊接工位配备焊烟净化器;加强大型施工机械和车辆的管理,优先使用新能源或达到国六排放标准车辆,非道路移动机械优先使用新能源机械并落实编码登记要求,禁止使用超标车辆、施工机械。服务区加油站配套设置油气回收系统。 (二)强化减振降噪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场地布局、运输时间,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除必须连续作业的施工工艺外禁止夜间施工;优先采用低噪声、低振动工艺设备,控制运输车速和车辆鸣笛,施工期在超标敏感点处设置移动式声屏障,减轻对周边居民影响。运行前按《报告书》要求安装声屏障、隔声窗等降噪措施,落实减振设计要求,保障敏感点声环境满足相关标准。加强施工期和运行期监测,预留噪声、振动治理费用,及时增补完善防治措施。 你公司应配合沿线属地政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要求做好沿线规划控制,合理划定噪声防护距离,合理安排土地用途和建设布局,预防、减轻噪声影响;根据噪声污染情况,配合开展调查评估和责任认定,落实综合治理要求。 (三)严格落实水环境保护措施。涉水施工尽量选择在枯水期实施,桥梁基础采取钢围堰施工,减少水体扰动。施工生产、生活区配套设置截水沟、沉淀池,生产废水分类收集处理后回用、生活污水定期抽运处理;墩基施工泥浆收集至河道外采用泥浆箱(池)处理,不得向周边湿地、水体、农田等排放。线路跨越石城河、龙泉河、思源河、西村河等路段应作为施工期重点的环境管理路段,开展施工期地表水水质监测,做好应急准备。运行期,除东至管理分中心生活污水接入东至县国祯污水处理厂,其他服务设施的生活污水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回用,具备条件后应纳入污水处理厂。 (四)加强区域生态保护。工程临近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控制施工范围,禁止超范围施工。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减少工程占地面积和扰动范围,减缓工程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得违法违规占用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等;加强施工管理和宣传教育,严禁捕猎或干扰、阻碍野生动物栖息、迁徙,施工中发现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应进行避让或移栽。严格落实水土保持要求,表土分层剥离、堆放、回用;施工结束后临时工程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并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五)规范固体废物管理和处置。按“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处置原则,认真落实固废分类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建筑垃圾妥善分类收集堆放,及时清运;表土单独保存,回用于生态恢复及土地复垦;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集中处置;危险废物规范收集和暂存并交由资质单位处置。 (六)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优化桥梁设计方案,运行前对穿越及临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路段设置径流收集系统及应急收集池,桥梁设置高等级防撞护栏、警示牌等;加强与取水单位应急联动,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备案,储备充足风险防范应急物资,做好环境风险应急预防;运行期加强交通管理,发生环境风险事故后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加油站做好防渗、防漏处理。定期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监测,避免区域地下水和土壤环境受到污染。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
相关文件:
听证权利告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