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安徽西恩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年处理52万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综合回收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5日。
拟批准环境评价报告书、表的项目 | |||
项目名称: | 年处理52万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综合回收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
建设地点: | 池州高新区前江产业园 | ||
建设单位: | 安徽西恩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安徽华境资环科技有限公司 | ||
受理时间: | 2023年12月25日 | ||
项目概况: | 安徽西恩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年处理52万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综合回收利用项目位于池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区(前江工业园区)内,占地面积约300亩。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年产20万吨锂电池电芯分选拆解回收线(物理拆解梯次利用)、10万吨电芯组装生产线、3.5万吨锂电池正极回收生产线以及2.5万吨锂电池负极回收生产线,配套建设公辅、储运设施及环保工程;一期建成后可年组装可梯次利用电池包14万吨,年产磷酸铁锂2.5万吨、负极石墨2万吨,副产品铜箔粉、铝箔粉共1.3万吨,不合格电芯10万吨。二期建设年产20万吨锂电池电芯分选拆解回收线(物理拆解梯次利用)、10万吨电芯组装生产线、3.5万吨锂电池正极回收生产线、2.5万吨锂电池负极回收生产线、20万吨不合格磷酸铁锂电池电芯综合回收利用生产线(含拆解、破碎、酸浸等回收工艺),依托一期公辅储运设施,配套建设环保工程;二期建成后可年组装可梯次利用电池包14万吨,年产磷酸铁锂7.5万吨、负极石墨2万吨,副产品元明粉、铜箔粉、铝箔粉、石墨粉、不锈钢壳等共19.8万吨。项目全部建设后可年组装可梯次利用电池包28万吨(内含电芯20万吨),年产磷酸铁锂10万吨、负极石墨4万吨,副产品元明粉、铜箔粉、铝箔粉、石墨粉、不锈钢壳等共21.1万吨。项目总投资为501833.0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为8660万元,约占总投资的1.73%。池州高新区经济发展服务局于2023年4月13日对项目予以立项备案(2211-341702-04-05-989969)。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一)主体工程: (1)电池拆解车间:一期新建1座电池拆解车间,车间内布设电池包暂存区、合格锂电池电芯暂存区、不合格锂电池电芯暂存区、破损锂电池电芯暂存间、电池拆解生产线、电池性能测试系统、放电装置等,可年拆解生产20万吨锂电池电芯,其中含10万吨合格电芯和10万吨不合格电芯;二期在已建的电池拆解车间内增设电池拆解生产线、电池性能测试系统、放电装置等,可年拆解生产20万吨锂电池电芯,其中含10万吨合格电芯和10万吨不合格电芯。 (2)电池组装车间:一期新建1座电池组装车间,车间内布设合格电芯暂存区、配件暂存区、电池组装生产线、机器人焊接工作站、充放电测试系统等,年组装生产14万吨可梯次利用电池包;二期在已建的电池组装车间内增设电池组装生产线、机器人焊接工作站、充放电测试系统等,年组装生产14万吨可梯次利用电池包。 (3)正极回收车间:一期新建1座正极回收车间,布设1条3.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片回收线,主要设备包括切断机、清洗机、振动筛、板框压滤机、研磨机、烘干窑、煅烧炉、气破装置、除铁器、包装机等,可年产磷酸铁锂产品约2.5万吨,副产铝箔粉约0.8万吨;二期在已建的正极回收车间内增设1条3.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片回收线,主要设备包括切断机、清洗机、振动筛、板框压滤机、研磨机、烘干窑、煅烧炉、气破装置、除铁器、包装机等,可年产磷酸铁锂产品约2.5万吨,副产铝箔粉约0.8万吨。 (4)负极回收车间:一期新建1座负极回收车间,布设1条2.5万吨磷酸铁锂电池负极回收生产线,主要设备包括撕碎机、超声波清洗机、酸洗反应釜、板框压滤机、烘干窑、裂解碳化炉、气破装置、除铁器、包装机等,可年产负极石墨产品约2万吨,副产铜箔粉约0.5万吨;二期在已建的负极回收车间内增设1条2.5万吨磷酸铁锂电池负极回收生产线,主要设备包括撕碎机、超声波清洗机、酸洗反应釜、板框压滤机、烘干窑、裂解碳化炉、气破装置、除铁器、包装机等,可年产负极石墨产品约2万吨,副产铜箔粉约0.5万吨。 (5)电池破碎车间:二期新建1座电池破碎车间,布设锂电池破碎分离工序,配套破碎机、低温碳化炉、天然气熔岩炉、磁选机、分选机等设备,年破碎20万吨不合格电芯、副产铜箔粉约1.3万吨、铝箔粉约4.0万吨、不锈钢壳约2万吨。 (6)酸浸萃取车间:二期新建1座酸浸萃取车间,布设黑粉酸浸萃取工序,主要设备包括酸浸反应釜、树脂罐、萃取槽、板框压滤机等,年处理黑粉(中间产物)约9.2万吨,副产石墨粉产品约3.8万吨。 (7)酸铁锂合成车间:二期新建2座磷酸铁锂合成车间(1#、2#),布设磷酸铁锂合成工序,主要设备包括合成釜,板框压滤,烘干机等,2座磷酸铁锂合成车间各合成磷酸铁锂粗产品约2.5万吨/年。 (8)硫酸钠车间:二期新建1座硫酸钠车间,布设硫酸钠蒸发烘干工序,配套MVR蒸发设备,离心机,滚筒式烘干机等设备,年产硫酸钠约7.4万吨。 (9)磷酸铁锂烧结车间:二期新建1座磷酸铁锂烧结车间,布设磷酸铁锂烧结工序,配置研磨机、烧结炉、气破装置、除铁器、包装机等设备,年烧结生产磷酸铁锂成品5万吨。 (二)公辅及储运工程 (1)新建办公楼、食堂和机修车间等;(2)依托园区供水、供电、供热系统;(3)新建冷却系统,一期设置2座冷却塔,总循环量为700t/h,二期设置10座冷却塔,总循环量为3500t/h;(4)一期新建纯水系统、空压系统,二期扩建纯水、空压系统;(5)建设1栋原料仓库、1栋危险品仓库等;(6)一期于厂区西南角建设2座117m3双氧水储罐、2座1600m3液碱储罐,二期于厂区西南角建设1座226m3的立式31%盐酸储罐,项目硫酸依托厂区东部现有1座1600m3硫酸储罐、氨水依托厂区东部现有1座400m3氨水储罐。 |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切实加强全厂废气收集、处理系统设计建设和维护管理。(1)一期、二期破损电芯存贮废气收集后经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的排气筒(DA043)排放;(2)一期、二期合格电芯组装生产线焊接烟尘收集后分别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2根20m高的排气筒(DA044、DA050)排放;(3)一期、二期正极回收生产线切断粉尘、烘干废气、筛分粉尘、破碎粉尘、包装粉尘收集后分别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2根15m高的排气筒(DA045、DA051)排放;(4)一期、二期正极回收生产线煅烧废气收集后分别经“RTO燃烧装置+两级碱液喷淋塔”处理后和煅烧炉天然气燃烧废气通过2根25m高的排气筒(DA046、DA052)排放,排口安装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装置;(5)一期、二期负极回收生产线撕碎粉尘、烘干废气、破碎粉尘、包装粉尘收集后分别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2根15m高的排气筒(DA047、DA053)排放;(6)一期、二期负极回收生产线酸洗废气收集后分别经两级碱液喷淋装置处理后通过2根15m高的排气筒(DA048、DA54)排放;(7)一期、二期负极片回收生产线裂解废气收集后分别经RTO燃烧装置处理后和裂解炉天然气燃烧废气通过2根25m高的排气筒(DA049、DA055)排放,排口安装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装置;(8)20万吨锂电池回收生产线一级破碎废气和低温炭化废气经两套废气治理设施(冷凝器+碱性吸收器+高温燃烧+SNCR+急冷+布袋除尘器+二级碱喷淋塔)处理后尾气分别通过2根45m高的排气筒(DA056、DA058)排放,排口安装颗粒物、SO2、NOX、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装置;(9)20万吨锂电池回收生产线低温炭化炉配套的天然气熔盐炉燃烧废气采用低氮燃烧处理后尾气分别通过2根30m高的排气筒(DA060、DA061)排放;(10)20万吨锂电池回收生产线二级破碎废气、磁选废气、一级筛分、三级破碎和二级筛分废气收集后分别经两套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2根30m高的排气筒(DA057、DA059)排放;(11)20万吨锂电池回收生产线黑粉酸浸废气采收集后经两级碱液喷淋装置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的排气筒(DA062)排放;(12)20万吨锂电池回收生产线石墨烘干包装废气收集后分别经两套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2根15m高的排气筒(DA063、DA064)排放;(13)20万吨锂电池回收生产线萃取废气收集后经两级碱液喷淋+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通过1根25m高的排气筒(DA065)排放;(14)20万吨锂电池回收生产线磷酸铁锂粗品烘干包装废气收集后分别经两套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2根15m高的排气筒(DA066、DA067)排放;(15)20万吨锂电池回收生产线硫酸钠烘干包装废气收集后分别经两套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2根20m高的排气筒(DA068、DA069)排放;(16)20万吨锂电池回收生产线磷酸铁锂研磨、破碎、包装废气收集后分别经两套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2根20m高的排气筒(DA070、DA071)排放。 项目废气排放执行《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表4中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及表5中的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焊接烟尘和非甲烷总烃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排放限值;熔盐炉、煅烧炉、裂解炉天然气燃烧废气按照《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环大气〔2019〕56号)要求执行;废液焚烧炉烟气参照《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表3中限值要求执行;厂区无组织非甲烷总烃排放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附录A中表A.1的排放限值。 (二)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的原则设计、建设和使用厂区排水系统。项目废水主要为工艺废水(负极清洗废水、酸洗膜浓缩废水、萃取剂反萃废水)、生活污水、纯水制备浓水、设备冲洗废水、喷淋塔废水、冷却循环水排水以及初期雨水等。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喷淋塔废水经沉淀压滤预处理后和工艺废水(负极清洗废水、酸洗膜浓缩废水、萃取剂反萃废水)、设备清洗废水、初期雨水一并进入厂区新建综合污水站处理达到《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表1中排放限值要求和前江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后汇同冷却循环水排水、纯水制备浓水一起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 新建1座综合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1200m3/d,处理工艺为“调pH+絮凝+沉淀+中和过滤”。 (三)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优化厂区平面布置,合理布置高噪声设备,对高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振、隔声、消声等降噪措施。厂界噪声应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 (四)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对固体废物的产生、运输、贮存、处理和处置应实施全过程控制。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库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要求规范设置;废RO膜、废水处理污泥、废树脂、废活性炭等危险废物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附录《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中的危险废物,在所列的豁免环节,且满足相应的豁免条件时,可以按照豁免内容的规定实行豁免管理);危废暂存间(新建,200m2)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规范建设;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应按照原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的通知》(环办〔2015〕99号)要求强化管理,特别是临时贮存、转运等环节的防治措施;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处理。 项目含氟废气经氢氧化钠碱液喷淋塔处理后产生的含氟污泥(氟化钙)及黑粉浸酸固废(氢氧化铜渣、氢氧化铝渣)应进行属性鉴别,并按鉴别结果妥善处置。 | ||
公众参与情况: | |||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 |
相关文件: |
||
听证权利告知: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