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池州市生态环境局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引号: 113418000032807066/202307-00002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池州市生态环境局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名称: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187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3-07-03
废止日期: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18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07-03 15:50 来源:池州市生态环境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陈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抓好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池州市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全面推进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池州)经济带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水生态环境全面改善,长江岸线深度修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初步建立。2022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32.9微克/立方米,优于年度目标3.9个微克/立方米11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100%,水质综合指数位居全省前列;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障,地下水污染防治稳中向好。

(一)着力筑牢长江生态安全屏障。扎实推进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池州)经济带建设。制定《池州市“十四五”长江经济带发展行动计划》和《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池州)经济带实施方案(升级版)》、《池州市2023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流域协调机制)工作要点》,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和配合单位,形成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合力。突出把控“1515”三道防线。在沿江1公里、5公里、15公里范围内全面实施七大行动。全面落实岸线分级管控措施散乱污”企业整改实现动态清零,2018年以来完成长江岸线1公里范围内生态修复和绿化提升26298亩。通过退耕还湿、退田环湖等措施,配合湿地植被恢复与湿地生态生境修复,积极扩大湿地面积,持续开展升金湖、十八索、平天湖等省级重要湿地动态监测评价。严格入河排污口监管。在全省率先启动长江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专项整治工作,建成省内首个全流域入河排污口数字监控平台,将全市27个水质自动监测站、150个视频监控点位、57家涉水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数据,全部接入“池州市入河排污口可视化监管系统”,实现660个重点排污口水质监测数据信息季度在线更新和互联互通。实现全市入河排污口实时监控、提前预警、科学研判、精准溯源。加强自然保护地排查治理。连续四年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发现问题点位85个,已完成整改销号71个,余下14个正按时序进度推进整改;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在现有5处风景名胜区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全市拟设自然保护区7处、自然公园10处,整合优化后新增保护面积18.7平方公里。

(二)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狠抓“五控”措施落实,在全省率先开展高排放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专项整治。投入1700余万元在全省率先建设秸秆禁烧监管平台,布设140套秸秆火点热成像监控设备,建立“人防+技防”网格监管体系。实施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新(改、扩)建项目全面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标准。强化重污染天气有效应对,对重点企业实施“一企一策”管控。深入实施碧水保卫战。加强工业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实施东至经开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快主城区天堂湖污水处理厂建设。开展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清零行动”,规范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我市沿江河湖缓冲带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和升金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恢复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展地表水生态补偿工作,净获得水生态补偿资金900万元。加强国控断面水质管理,完善7个地表水国控考核断面水质监测调度机制。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督促51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开展土壤隐患排查,对原南方塑料场地块和原植物油厂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将3处关闭搬迁地块纳入“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系统”,排查涉镉等企业108家,开展1600亩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试点项目。完成地下水状况调查信息采集、现场核查、调查方案评审和现场采样工作。开展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督促18家尾矿库所属企业进行专项治理。

(三)狠抓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全力推进中央及省生态环保督察等各类反馈问题整改。对已销号的1234个省级以上层面交办问题由属地政府和市直行业部门分别牵头开展“回头看”核查工作,共发现新增、反弹问题共32个,市环委办及时交办,督促落实整改闭环管理。截至目前,2023年需完成整改的23个省级以上层面问题已完成整改销号3个,剩余20个问题整改时序进度推进整改;各地各部门发现并录入“1+1+N”系统问题数112个。全市域组织开展面上排查整治。建立市、县、乡三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联动机制,开展生态环保领域各类反馈问题“回头看”和长江岸线、园区、矿山等12个重点领域大排查大整治。推深做实以“严整改、重质量、促转型”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三大一强”专项行动,部署实施池州市节能减排整改百日攻坚行动,围绕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矿山生态修复、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工业污染等14个重点领域开展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对发现问题建立了整改清单。

(四)切实强化污染源头治理。做好长江岸线船舶基地污染治理。以长江岸线船舶修造业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为抓手,进一步加强环境管理,严格落实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各项污染防治设施和应急保障措施,督促企业确保各项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发现环境违法行为,及时查处到位,切实抓好长江(池州段)岸线保护修复。努力提升船舶水污染物治理水平。加强与交通、海事、住建、城管等部门的协调联动,重点对港口雨污水收集设施、码头场地清扫以及作业喷淋设施建设等情况进行检查,对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回收、油污水回收设施配备及运行情况、固废收集处置情况开展常态化检查,切实提升船舶水污染物治理水平。稳步推进化工园区企业污染治理。制定《池州市“十四五”化工污染治理工作方案》、《池州市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开展园区涉水环境问题排查,排查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污水管网建设情况、化工园区初期雨水污染防治情况,督促工业园区建立涉水管理台帐,实行动态更新、常态化管理。目前各省级以上园区工业废水已全部纳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统一处理。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2022年全市农用化肥、农药使用量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2%、3.3%。实施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2%以上。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机制,抓好回处体系建设。全市现有回收点836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为75.87%。扎实推进污水提质增效。实施污水管网新改建,截至目前,全市完成新改建污水管网约143公里。实施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池州市天堂湖污水处理厂正在通水试运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达2万立方米/天;池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园污水处理厂二期正在通水试运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达0.8万立方米/天;青阳县污水处理厂二期正在挂网招标中;东至经开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正在施工建设中。

(五)全面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出台印发《关于大力发展八大新兴产业加快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的实施意见》、《关于依法规范管理矿产资源加快矿业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池州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等,不断完善能源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建设安徽省半导体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全力推进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和长三角重要旅游目的地、重要休闲康养地、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供应地“一区三地”建设,聚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平台,制定推动全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完成全市开发区优化整合,设立安徽中韩(池州)国际合作半导体产业园、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数字产业园,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入选全省首批长三角省际合作园区,池州高新区进入全省省级以上园区综合考核30强。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导向,大力发展半导体、智能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实施传统产业技改提升行动计划,推动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

(六)着力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强化生态环境共治。积极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在全省率先办理第一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池州月亮湖水污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被生态环境部列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十大典型案例”),先后启动6起案件损害生态环境赔偿调查,赔偿金额90.94万元。定期开展环境信访形势研判分析,今年以来共受理各类环境信访件198件,办结率100%,1起环境信访有奖举报案件被省厅列为典型案例。加强生态环保能力建设。落实生态环保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措施,2020年1月市生态环保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完成池州市河流断面监测系统项目建设,实现25个国省控水质监测断面周边2.5公里全域可视化视频全覆盖做好长江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突出抓好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监管,强化生态环境重大风险预警监测和应急处置。强化与上下游地市生态环境部门的纵向协作,协同打击跨区域违法行为,积极参与赣鄂皖跨省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专项检查行动,对黄冈、黄石、九江、安庆、池州五市沿江岸线饮用水水源地、入河排污口化工企业等开展联合检查,对跨省河流水质进行联合监测,坚决守住三省长江段环境安全底线。

二、下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底线意识、红线意识,强化担当,履职尽责,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三优池州”。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笃信笃行新发展理念,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领会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深刻内涵要义,聚焦“减污降碳”总要求,抓好《长江保护法》贯彻实施,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的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重要举措,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凝聚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整体合力,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池州样板。

二是深入打好三大保卫战升级版。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工业炉窑综合治理等重大专项行动,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落实碧水保卫战具体措施,统筹推进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坚决守住土壤环境安全底线,持续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推进地下水调查评估,推进涉重金属行业污染排查整治,开展固体废物排查整治。

三是持续抓好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突出问题导向,严格实施《池州市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实施方案》《池州市节能减排整改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推深做实以“严整改、重质量、促转型”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三大一强”专项行动,加快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深刻汲取舜盛公司破坏生态问题教训,深入开展自查自纠,举一反三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四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大力实施节能减煤攻坚专项行动,完善能源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全面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推动传统产业低碳转型。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八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安徽省半导体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全力推进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和长三角重要旅游目的地、重要休闲康养地、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供应地“一区三地”建设。扎实推进污染排放深度治理,加快重点行业提标改造,深入推进工业污染治理,持续对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绩效分级。

五是进一步压实生态环保责任。深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持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发展必须管环保,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健全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宣传引导,形成党委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和公众共同关心环境保护、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局面。

再次感谢陈俊委员对我市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坚持生态立市战略定位不动摇,真正把绿水青山守护好当作最大的责任、最大的政绩,让绿色成为池州发展最动人的底色。

 

人:殷勇

联系电话:0566—2037846

 

 

 

池州市生态环境局

2023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