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思考(16)| 全国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践与探索
信息来源:生态环境部网站  发布日期:2019-12-20 09:34  点击次数:
编者按:2019 年5 月19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与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在京联合举办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与会专家、代表重点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理论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贡献突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政策实践”三个主题进行了观点阐释和实践经验分享。
  为进一步促进形成学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推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近日,我们将陆续转发系列学习文章,欢迎品读。
  近年来,旌德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主要领导视察旌德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坚持"1155"高质量发展思路,"创新发展、补齐短板",守护绿水青山,聚集人才人气,打造健康产业,铸就金山银山,勇当“两山”理论的忠诚实践者和创新排头兵。
  旌德县2015、2016连续两年市目标管理考核指标完成率全市第一;2016年、2018年信访工作考核两次获得全省第一,2016年综治工作考核全市第一;2016、2017连续两年精准扶贫考核全市第一,2017年精准扶贫考核荣获全省“好”的等次;2016、2017、2018连续三年全面深化改革考核全市第一。旌德县被命名为全国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获批国家生态县;被评为省文明县城、省卫生县城、省健康县城、省旅游强县、省双拥模范县;县城旌阳镇被授予全省第一、全国第六个“国际慢城”,白地宣砚小镇获评首批中国特色小镇。
  一、守护绿水青山,打造旌德样板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指出,“要把好山好水保护好,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旌德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制度体系、生活方式,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样板。
  1.围绕生态系统保护,着力打造绿色空间样板
  2015年,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讲话10周年之际,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主任的县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委员会,以“保水、保土、保空气、增绿”为主题开展“两山”行动。2017年,以“青山、绿水、兴林、护田、蓝天、七彩”为主题,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打赢蓝天保卫战”、生态廊道建设等,丰富提升“两山”行动内涵,共投入18.6亿元推进74个项目。全面推进河长制,构建县镇村三级组织体系;在全省县级层面率先探索推行林长制,率先在全国建立智慧林长信息平台,率先在全省试点发放林地经营权证,率先在全省推进林权收储担保融资,创新实施“林农增收五法”,实现“林长制、林长治,不砍树、能致富”。生态环境质量位列全省县级评价单元“优”行列,其中,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连续4年超过300天,PM2.5浓度均值保持在27微克/立方米;主要河流水质保持在Ⅲ类水质标准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9.2%。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获批国家生态县、全国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2.围绕环境污染治理,着力打造绿色产业样板
  一方面,加强环境整治,开展“绿剑”行动。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办结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交办的11批14件15个问题,结合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排查整改40个“新问题”,开展玻纤废丝、石材加工、非法采砂等专项整治,处理“散乱污”企业49家;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强化监督机制,在全省县级率先制定举报奖励办法,率先开通绿色110电话和微信平台,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另一方面,推动产业升级,引导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全面淘汰玻纤行业陶土坩埚拉丝工艺与装备,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围绕健康产业,促进生态环保与“四新”经济、文化旅游开发深度融合,发展生态工业、精致农业、全域旅游,依托绿水青山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围绕生态体制改革,着力打造绿色制度样板
  成立“两山”办,设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印发《旌德县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构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八项制度的路线图和时间表。重点探索创新“四个一”:“一张表”即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自然资源清产核资、确权登记、明确权责,通过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化解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一套图”即多规合一,并统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一本账”即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指数,对县域发展进行科学评价;“一张网”即构建智慧平台综合运用网络,整合公安、城管、旅游、扶贫等相关部门管理职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全面提升生态保护的科学化水平和分析决策能力。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完善县域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人严格实行赔偿制度。
  4.围绕生态文明创建,着力打造绿色文化样板
  坚持以“同创行动”为抓手,全面开展绿色机关、绿色社会、绿色企业、绿色出行等绿色细胞组织创建行动。积极创建绿色机关,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带头推行无纸化办公。出台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工作方案,丰富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内容,将绿色理念融入各项社会事业,创建绿色社会。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培育绿色企业文化,创建绿色企业。丰富绿色旅游项目和绿色旅游精品路线,建成26公里的慢城绿道,建设“1+5”旅客集散枢纽,推广新能源汽车和公共自行车,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倡导“135”出行方式,鼓励绿色出行。建立绿币奖励制度,积极培育绿色文化,建成“两山”基地展示馆,设立“两山”基地培训中心,通过“梓山大讲坛”“领导干部上讲堂”“微宣讲”等形式,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着力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发展健康产业,探索转化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这为我们指明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重要路径。我们一手抓打造健康产业,一手抓聚集人才人气,以产业招引人,以人支撑产业,逐步探索适用于广大中西部地区、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路径。
  第一条路径是通过绿水青山吸引高端人才,进而汇聚技术、资本、项目,发展生态工业,最终铸就金山银山。
  第二条路径是通过绿水青山招引八方人气,进而体验旅游、会展、养老,实现农旅融合,最终铸就金山银山。
  围绕两条转化路径,紧扣五大发展理念,将健康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以健康制造、特色小镇、全域旅游、文创会展、银龄康养为抓手,立足优势,聚焦重点,精准发力。
  1.紧扣创新发展理念,狠抓“健康制造”
  (1)激发创新动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黄山胶囊2016年深圳A股上市,2017年成功申报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年产250亿粒高品质药用空心胶囊智能制造试生产;万方纸业致力于生产“最干净的一张纸”,产品畅销东南亚,出口额连年翻番;云乐灵芝年产300吨灵芝产品GMP项目正式投产;黄山台钻年产1万台智能数控机床项目开工;飞翔电器电机铁芯智能制造系统项目全面投产。
  (2)培育创新主体。鼓励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共建研发平台,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中国科大生物质洁净能源实验室成果转化中心入驻,带动利夫生物科技投产;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灵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投入使用,成功分离7种最新菌种;中科院合肥创新院消化道胶囊机器人研发中心建成,即将投入使用;中国科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成果转化中心正式入驻。
  (3)搭建创新平台。成功申报创建首批省级特色小镇——灵芝健康小镇,采取DBFOT模式推进PPP项目建设,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研发、制造、金融”三位一体的产业新城。投资1.7亿元实施健康智造中心、科技孵化器、综合服务体等项目,聚力打造健康制造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会同安徽省高新投资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5亿元、首期1亿元的安徽省中安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扶持实体企业、助力招商选资。目前,已有润泽众融医药物流仓储、瀚海博兴精准医疗中心诊断试剂2个项目落地开工,安徽通明集团年产2亿件医药制剂、透皮给药巴布剂、中科博融保健品等9个项目成功签约。
  2.紧扣协调发展理念,狠抓“特色小镇”建设
  各镇围绕各自特色元素,注重打造风貌,狠抓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发展,开展节会活动,实现“一镇一品”。2016年10月,县城旌阳镇由国际慢城联盟(意大利)授牌,成为全省第一、全国第六个“国际慢城”,按照“一核一带双环”布局,推动项目建设,灵芝公园建设完成,S217省道西迁工程全面贯通,和平路西延主体工程完工,6大组团项目稳步推进。2016年10月,宣砚小镇获评首批中国特色小镇,按照5A级景区标准,打造“大黄山国家公园”的“东方达沃斯”。宣砚产业园投入使用,集散中心、砚湖水街、东黄山度假村加快建设,冰雪文旅城出正负零,通用航空及动力翼、滑翔伞等涉低空类项目顺利推进。灵芝、骑行、木活字等小镇崭露头角、各具特色。创成省文明县城、省卫生县城、省双拥模范县。
  3.紧扣绿色发展理念,狠抓“全域旅游”
  持续开展“创A行动”,朱旺、旌歙古道创4A,全县A级以上景区从4个增长到54个。住宿点、餐饮点扩点提质,海螺国际大酒店、徽源国际酒店建成营业,农家乐、农家客栈蓬勃兴起,特色民宿纷纷涌现,创成A级以上农家客栈71家,床位数从628张增长到4246张;精心设计27条旅游线路,形成最美高铁浪漫游、省城周末洗肺游等6大体系。用智慧旅游统揽全域旅游,建成全省首个县级智慧旅游中心,进行大数据分析,定期发布全域旅游指数。全域旅游指数由1000分(2014年)、3262分(2015年)、6628.8分(2016年)、8579.8分(2017年)到9594分(2018年),2018年接待游客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分别较上年增长31.66%和30.5%。被世界休闲组织授予“国际休闲杰出小城”称号,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获批省旅游强县,马家溪森林公园获批国家森林公园。
  4.紧扣开放发展理念,狠抓“文创会展”
  积极发展文创产业,延伸宣砚、古法油烟墨产业链,打造文房四宝“创意创新创业创富”基地。开展文化创意活动,依托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打造民俗民风展演、灵芝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品牌。大力发展会展经济,2016年以来,承办徽商论坛健康产业发展峰会、国际(健康)休闲小城市发展大会、中国国际慢城协调会、中国孔庙保护协会第20次年会等重要会议,支持举办江淮万人骑行大赛等群众性文化体育赛事。2018年,共有300多个会议会展在旌德举办,安徽省科学家企业家协会院士专家联谊会大健康论坛永久性会址落户旌德。
  5.紧扣共享发展理念,狠抓“银龄康养”
  以长三角和京福沿线区域为重点,挖掘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发展潜力。利用县级优质医护资源开展医养结合试点,探索“医中有养”新模式,打造医养融合基地。加快养老与医疗、房地产、保险、旅游等行业的融合发展,开发老年公寓、适老小区,倡导候鸟式养老、旅居养老、以房养老、会员制养老等新兴业态,积极构建“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并行、服务本地和辐射外地并行、服务供给和产品供给并行、人群输入和人才培养并行、区域联动和因地制宜并行”的银龄康养产业发展格局。
  三、推动乡村振兴,铸就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旌德县坚持以“一抓双促”工程为总抓手,以基层党建为引领,统筹下好“集体经济+美丽乡村+全域旅游”一盘棋,促进精准扶贫、促进乡村振兴。
  1.推进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健康扶贫出实招:认真落实“351”“180”兜底保障,健全完善“医联体+医共体+健康网”分级诊疗体系,整县推进“健康扶贫+全科医生助手机器人”项目,确保“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目前通过助手机器人共为基层群众提供中西医诊疗服务22981人次,其中贫困人口1348人次;提供远程会诊1955人次,其中贫困人口387次。产业扶贫见成效:着力打造“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新模式,全县96个龙头企业、107个合作社、183个家庭农场,通过实行订单联结、股份联结、劳务联结、服务联结、租赁联结等方式带动贫困户1807户;引导22家有影响力的经营主体成立产业扶贫联盟,带动8个贫困村所有贫困户。生态扶贫有特色:26万亩林地入股35个林业专业合作社,带动145户贫困户收益56余万元;聘请15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人年均增收7400元;发放退耕还林、公益林补助资金23万元,带动477户贫困户增收。2016和2017连续两年精准扶贫考核全市第一,2017年在全省考核中位列“好”的等次。
  2.实现了夯实基础、产权明晰
  整县开展了包括林地农地宅基地“三权”分置、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等一系列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016年3月,整县推进集体股改,推行“358”工作法,全面开展清产核资、成员界定、折股量化和成立主体工作,全县68个村(居)注册成立了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126228名农民成为合作社股东。2017年6月,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100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2018年9月17日,第六届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以“农村、改革、生态、扶贫”为主题在旌德召开。按照“面上依申请、点上全覆盖”的原则,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确权颁证工作,发放了全国第一本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不动产权证书和首笔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抵押贷款。
  3.促进了集体增收、农民致富
  在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实现了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促进了集体增收、群众致富。推动资源变资产,将61.19万亩集体林地和17.4万亩土地承包经营权全部分配到户,将价值1.38亿元尚未发包的集体资源性资产纳入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注册资本。推动资金变股金,将历年来多方投入到村集体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资金,形成价值0.55亿元固定资产纳入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总资产;整合3288万元省财政综改项目资金和2000万元县财政集体经济扶持基金,投放到193个集体经济项目。推动农民变股东,全县土地股份合作累计9000余亩,支持农民以闲置房屋入股发展农家乐54家、农家客栈69家,户均增收16.9万元。2018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571.68万元,较改革前增长860%;集体经济空白村全部消灭,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29万元,比2014年增长41%,其中财产性收入增长75.8%。
  四、优化政治生态,护航绿水青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旌德县委县政府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不移地全面从严治党,紧紧扭住“干事创业”主基调,牢固树立尊崇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积极营造鼓励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全力打造热爱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不断完善利于干事创业的制度体系,着力提升“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本领,持续净化优化政治生态,为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提供坚强保障。
  1.大兴忠廉之风,着力提升不出事的本领
  自觉把讲政治摆在首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发展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严格遵守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意识,形成按照制度科学决策、推进工作、办事处事的良好习惯。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紧盯“四风”问题新动向新表现,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在全县形成忠诚干净、清正廉洁的浓厚氛围。
  2.大兴学习之风,着力提升能干事的本领
  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努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积极谋划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抵制歪风邪气的思想根基。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出台《关于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构建层次丰富、类型多样的学习型组织70多个,参与人数2660人,涌现出“慢城曼谈”“金砖”课堂、“同心”讲堂等一批学习型组织,全县上下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氛围日趋浓厚。
  3.大兴创新之风,着力提升想干事的本领
  更新观念求创新,全面对标沪苏浙,赴长三角地区学习考察,选派20名干部赴沪浙挂职,与浙江淳安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聘用7名发展顾问,深度推进两地合作。着力推动制度创新,扎实推进“放管服”,实施“三个一律”,优化规范权力、责任、涉企收费、公共服务和中介服务清单,促进服务理念更新、服务机制优化,推进“最多跑一次”。建立旌德县“非标”改革项目立项制度,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不合理现象,在权限范围内就理顺县乡财税体制、完善经济开发区运行管理体制、推进全域旅游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消除“中梗阻”,破除发展瓶颈。2015年以来,共实施自主创新改革项目81项。
  4.大兴实干之风,着力提升干成事的本领
  牢固树立“实干是真本领、落实是真功夫”的理念,实施看齐、龙头、堡垒、细胞、提神“五大工程”。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突出政治标准,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2018年共提拔重用科级干部53名,其中25名来自或用于乡镇和发展、矛盾、服务一线。连续4年开展“千名干部进万家”走访调研,形成一批实践和制度成果。建立抓落实的推进机制,严格执行“6+1”调度机制,实行“挂图作战”,实施“三盯三灯工作法”。完善抓落实的制度体系,出台《旌德县贯彻落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不适宜担任现职”相应条款的实施细则(试行)》,建立健全容错担当机制,创新开展“敢担当、勇作为、抓落实”专项整治,进一步提升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下一步,旌德县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主要领导视察旌德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真抓实干,迈入高速时代、打造健康旌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旌德。
  来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 
  作者:中共旌德县委、旌德县人民政府